外吐小体在变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沙骥超[1] 孟粹达[1] 董震[1] 朱冬冬[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长春130033

出  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8期632-63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892,81371075)

摘  要:外吐小体( exosome, EXO)为磷脂膜包被的大小为20~100 nm的内吞囊泡,可由培养后的大多数细胞分泌产生。Trams等[1]1981年最初将其描述为肿瘤细胞系分泌的具有5′-核苷酸活性的微囊泡。随后,Pan等[2]的研究发现培养后的网织红细胞多囊内吞体中存在外吐小体,内含转铁蛋白受体--参与细胞内吞作用及回收细胞表面蛋白质。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含有外吐小体的多囊内吞体通过膜融合将细胞内的物质释放至细胞外,继而,多囊内吞体与细胞膜的融合并向细胞外释放外吐小体的现象在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中发现,例如,细胞毒性 T 细胞、B 细胞、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血小板、肿瘤细胞、上皮细胞[3]。 EXO广泛参与体内的免疫应答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EXO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 键 词:变应性疾病 发病机制 小体 外吐 细胞内吞作用 EXOSOME 细胞表面蛋白质 变态反应性疾病 

分 类 号:R593.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