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感染科,泉州362000
出 处:《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年第9期1283-128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062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01392);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课题(2014Z37)
摘 要:淋巴细胞的活化依赖于双信号的共同刺激,其中第一信号由抗原特异性受体T细胞受体( TCR )或B细胞受体( BCR )与抗原结合产生;第二信号由共刺激分子或共抑制分子介导产生。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统称为共信号分子,分别行使正向激发作用和负向调节功能,两者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平衡[1]。共信号分子按照结构可分为两大家族:一类是免疫球蛋白( Ig )超家族(或称 B7/CD28超家族),包括 CD28、ICOS、CTLA-4、PD-1和BTLA( 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 );一类是肿瘤坏死家族( TNF )/TNF受体( TNFR )超家族[2],包括4-1 BB、CD27、CD30、HVEM 和 OX40。 BTLA 是继PD-1、CTLA-4后发现的第三个 CD28家族新成员[3],其配体并非B7家族成员,而是TNF家族的HVEM( 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 ),打破了同种家族受体只与同一家族配体结合的观点。研究表明,与PD-1、CTLA-4一样, BTLA同样具有抑制T细胞反应及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在对乙肝病毒( HBV)感染的研究中也发现BTLA在病毒特异性T细胞上高表达,对T细胞增殖活性、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等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现就BTLA及其配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 键 词:慢性HBV感染 BTLA 负性调节 B7/CD28 LYMPHOCYTE CTLA-4 分泌细胞因子 信号分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