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乳加房角分离术等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霞[1] 赵蓉[2] 宋平[1] 陈晶[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413医院眼科,浙江舟山316000 [2]空军总医院眼科

出  处:《人民军医》2015年第10期1202-1204,共3页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摘  要: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5例64眼,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房角、周边前房深度、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值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45例64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占59.4%,非常显著高于术前的32.8%(P〈0.01);无眼底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可达0.8以上。术后1周眼压(17.98±5.60)mmHg,术后1个月为(16.87±4.68)mmHg,术后3个月为(14.34±3.61)mmHg,均较术前的(30.23±4.09)mmHg显著下降(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眼压均未再升高。术后周边前房深度均为Ⅳ级,较术前显著加深(P〈0.05)。术后进行Goldmann房角镜检查,房角关闭且粘连范围〈180°52眼房角均全部开放;180°~270°12眼中,房角关闭且粘连范围90°~180°4眼,〈90°8眼需加用降眼压药物治疗5眼。术后3个月角膜曲率(44.5±1.52)D,与术前的(44.3±1.48)D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角膜散光值(1.62±1.00)D,与术前的(1.57±0.78)D比较,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轻。

关 键 词: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分 类 号:R779.6[医药卫生—眼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