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隋岩[1]
出 处:《新闻大学》2015年第4期76-85,共10页Journalism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文化传播理论>13BA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社会,媒介触须早已布满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吞噬了文化原有的精英篱障,成为雷蒙·威廉斯口中特殊生活方式的载体,任何试图区分媒介与文化的尝试已变得不合时宜。正因如此,自道格拉斯·凯尔纳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媒介文化研究视作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今天,媒介文化实践已是整个社会变迁的重要表征,它的纷杂多样,是基于技术变迁所触发的一系列社会思潮演变的结果。因此,要进行媒介文化研究,需要从社会思潮、技术变迁以及学科融合三个方面出发:得益于消费主义、群体传播和新历史主义三大思潮的理论支持,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当下媒介文化实践日益娱乐化、传受关系日益散点化以及文本意义不断重构的命脉;同样,梳理信息传播方式变迁的历史,通过对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再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挖掘诸如"沉默螺旋"、"议程设置"等传播学理论发挥功能的语境与再发展的可能。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媒介文化研究,还需要从相关学科领域汲取养分,跨学科、海纳百川,如此才能契合当下的媒介文化实践语境,创造新的理论嫁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