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诗人对日本形象的书写程式与接受心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源[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5期92-96,共5页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坛的日本因素"(编号:08XZW018)研究成果

摘  要: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抗战诗歌在战火纷飞的特定时代所历经的轨迹,其中的日本形象实乃中国诗人主体意识的产物。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倭"形象在先验层面奠定了抗战诗人对"他者"的初始理解,战场见闻与异域留学组建起两大不同的体验方式并直接作用于对"他者"的深入判断,进而滋生出中国抗战诗人迷狂或清醒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方式,建构起侵华日本形象与战时日本社会形象这两大形象系统。正是在传统文化积淀与现实体验中,中国抗战诗人完成了对日本形象的接受,与之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关系。

关 键 词:抗战诗人 抗战诗歌 “他者” 书写程式 心理征兆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