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勇[1]
机构地区:[1]最高人民法院
出 处:《人民司法》2015年第17期22-29,共8页People's Judicature
摘 要:只有享有诉权,当事人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一个具体的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审判程序。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借鉴西方民事司法理念,进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辩论主义和处分原则成为民事诉讼法的两大支柱性制度,审判方式也从职权主义转向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这种审判方式有利于当事人在诉讼中实现意思自治,维护法院客观中立的地位,但是也存在弊端,增大了当事人通过诉讼损害案外人利益的可能性。有人指出,“以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为核心的民事诉讼程序构造固然具有防范法院滥权的作用,但无法应付当事人相互串通的虚假竞技行为,也难以充分遏制利用诉讼实施损人(案外人)利己(当事人)勾当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9.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