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文学传播活动中语言符号的变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前莉[1] 

机构地区:[1]上海体育学院

出  处:《兰台世界(上旬)》2015年第10期86-87,共2页Lantai World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美主要媒体奥运报道中的主办国国家形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4BTY004)

摘  要:民国初期文学传播活动中语言符号的变革,首先是通过抨击文言文的弊病、倡导白话文的优势而实现的。清末民初掀起的白话文运动,对文学传播活动中语言符号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虽然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却对之后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 键 词:清末民初 文学传播 语言符号 变革 

分 类 号:I206.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