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若涵[1]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1-68,共8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文类的研究>(08BZW04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香港散文七十年(1945-2015)>(15BZW175);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现代散文与诗的关系及其文体理论研究>
摘 要:回顾梳理西方现代散文文类的理论流变、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对散文文类所进行的古今融合、当代学界对散文文类的理论自觉与探索等,可以发现散文文类的发生与发展,由于文学传统不同,中西方有相近也有相异之处。因此在讨论究竟什么是"散文文类"时,既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文类概念,也不可能全盘复归中国"文章学"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