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斐斐[1] 甄子俊[1] 朱佳[1] 王娟[1] 路素英[1] 黄俊廷[1] 李鹏飞[1] 郭晓芳[1] 廖如[1] 孙晓非[1]
机构地区:[1]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儿童肿瘤科,广州510060
出 处:《广东医学》2015年第17期2635-2638,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低危神经母细胞瘤(NB)的最佳治疗方式,分析低危N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年龄、分期及MYCN基因状态将NB患儿分为低、中、高危3组,低危患者包括所有1期,所有〈1岁的2a/2b期及无MYCN基因扩增的≥1岁的2a/2b期与4s期患者。回顾性分析低危NB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选择、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低危NB患者28例,男18例,女10例,初诊时的中位年龄2岁(1个月至10岁),1期18例,2a期1例,2b期5例,4s期4例。咳嗽、咳痰或体检发现肿物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原发部位主要为肾上腺和后纵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者占71.4%,乳酸脱氢酶升高者占67.8%。15例检测MYCN基因,100%阴性。28例患者中,15例行单纯手术治疗(14例1期,1例4s期),13例行手术+化疗±放疗(4例1期,6例2a/2b期,3例4s期)。主要化疗不良反应为1~2级胃肠道反应和2~3级血液学毒性。中位随访时间50.5个月(18~90个月),4年生存率为100%,4年无事件生存率为96.4%(1例患者治疗后继发白血病)。结论低危NB患者中,1期患者予单纯手术,2a/2b期和4s期患者术后予低剂量化疗可获得较高生存率。高强度化疗或放疗可能增加治疗并发症,并不能使低危患者获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