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刚[1,2] 杨润祥[1,2] 鲍明亮[1,2] 曾佳佳[1,2]
机构地区:[1]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云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云南昆明650118
出 处:《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年第5期457-460,F0003,共5页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摘 要: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据统计结直肠癌在美国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第3位[2]。2014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10年全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16.14/105,占全部肿瘤的8.89%,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4位。目前结直肠癌主要治疗方案是以外科和内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其中,以氟尿嘧啶为基础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化疗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雷替曲塞、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新药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仍在临床探索中。本文将对氟尿嘧啶、化疗药物以及分子靶向药物在结直肠癌化疗中的演进及新进展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