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博弈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鸿[1] 张韬[2] 刘德光[1] 

机构地区:[1]常州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2]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年第5期9-12,共4页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基  金:2012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GJY2012001)

摘  要: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由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外部性,同时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法律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理性的产学研双方虽然知道合作可以给自己带来比不合作更多的人才培养收益,但是最终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问题上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因此,我国必须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专门的法律及其支持体系,为产学研科学发展建立严格的制度环境。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构建起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到位、企业和学研机构措施保障完善的体系。

关 键 词:产学研 人才培养 博弈模型 

分 类 号:G64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