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卓华[1]
出 处:《理论探讨》2015年第6期19-22,共4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山东省社科项目"虚拟社会中公民修养与社会担当研究:基于公共责任的视角"(14CZZJ05);国家社会基金一般项目"邻避设施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与路径优化"(14BSH0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虚拟社会得以形成。虚拟社会的公共性、自由性、开放性和隐匿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公民在虚拟社会进行利益或意见的表达,彰显了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虚拟社会中公民公共责任的公共性、目的性、低成本性、异化性等特性,比较容易促成责任的实现,有利于虚拟社会的治理;同时虚拟社会中的公民因利益驱动会实现伪公共责任,导致虚拟社会的失序进而影响到现实社会的治理。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中正义的制度、公民的角色意识、网络媒介的素养、公民的责任引导,将促进虚拟社会中公民的公共责任实现,有助于现实社会的治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