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民

作品数:69被引量:12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袁梦遥冯建军常晋芳黄东平王永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孩子们开始当博主、梦想成为网红……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5年第1期42-43,共2页方知友 
热点话题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每个人有了成为博主的机会。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我,希望成为网红。我们无法退回到“无网时代”:倾听孩子们的梦想,帮助他们适应网络化生活,在多元环境中保持理智、寻求自我价值,才能...
关键词:社交媒体 社交平台 展示自我 小学生 网红 网络化 网络公民 引流量 
数字时代“信息茧房”束缚下主体性的解构与重建被引量:7
《江苏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李貌 韩璞庚 
数字时代基于算法技术的“信息茧房”使人的主体性逐渐迷失,越来越多的用户陷入伪主体性存在、反公共性存在和弱理性化存在的现实境遇。“信息茧房”对人主体性的遮蔽主要体现为认识论层面上主体被拟象表征所迷惑且网络情感愈发极化,符...
关键词:主体性 信息茧房 算法技术 社会交往 网络公民 
越“黑”越靓的普洱茶
《普洱》2023年第7期70-77,共8页越山 朱力(图) 
互联网时代,“被黑”实在称得上是网络公民的“基操”,甚至对于依靠流量生存的人和事物来说,相比较“被黑”,它们更害怕“被遗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黑”是被持续关注的必然现象之一。普洱茶,从它在21世纪初重返大众的视野开...
关键词:必然现象 普洱茶 互联网时代 网络公民 名副其实 被遗忘 
虚拟公共领域中网络公民教育的新导向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31期27-34,共8页冯建军 颜玉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项目编号:20BZX124)的研究成果。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虚拟公共领域生成并快速更迭发展,这改变了个体间交流互动的场域及关系,使得身处虚拟公共领域之中的公民转变成为具有个体现实性与虚拟性、数字化主体性与公共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等特征的网络公民。然而...
关键词:虚拟公共领域 网络公民 网络公民教育 理性意识 
培育网络公民道德理性
《中国德育》2022年第14期22-26,共5页谈际尊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和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国家社科基金2019年度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道德生活形态变迁研究”(19AZX015)研究成果。
网络化生存方式为人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但也对人类共同体赖以存续的道德秩序造成空前挑战,培育健硕的公共理性成为网络世界治理的紧迫课题。针对“互联网之恶”背后设定的非理性的道义性价值,以及由此造成的道德生活部落化、...
关键词:道德理性 部落化 极端化 伪善化 
网络公民教育: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要求被引量:29
《伦理学研究》2022年第3期1-9,共9页冯建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20BZX124)的阶段性成果。
人类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使其具有了网络公民新形态,包括人机关系中的数字公民和人际关系中的网络公民。人工智能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可能的伦理风险:在数字伦理方面,表现为侵犯个人隐私权和泄...
关键词:智能时代 网络公民 数字公民 道德教育 
媒体和信息教育:文化与艺术教育的新载体
《上海教育》2022年第11期12-13,共2页苏厚泽 
媒体和信息教育(éducation aux médias etàl’information,EMI)是法国艺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让学生们能够在当代信息社会中行使他们的公民权利,了解自己、培养自己、发挥自己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成长为积极、开明、...
关键词:信息载体 艺术文化教育 当代信息 批判性思维 网络公民 新载体 艺术文化修养 艺术与文化 
保护批评权是每个网络公民的责任
《时代邮刊》2021年第9期43-43,共1页王钟的 
互联网的普及,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提供了公众表达的空间,但很多人发现,在虚拟世界里公开表达尤其是公开批评时,也有可能被现实中的权力所压抑。比如你在豆瓣上评价一本译作"机翻痕迹太重",就可能被该书译者举报到你就读的学校,最后在学...
关键词:批评权 虚拟世界 批评性意见 翻译水平 互联网 公众表达 网络公民 普通人 
网络公民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年第15期213-215,共3页陈望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兴群体——网络公民。这个群体无疑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公共选择理论对现实中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学理上的解释。文章以公共选择...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 网络公民 公共政策 
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中国文学年鉴》2019年第1期1004-1006,共3页户晓辉 
2016年春节前,一个“上海女孩逃饭”的帖子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次网评历时半月,从实践民俗学的立场出发,与其说是此事件为假新闻效应,不如说是网络民间文学表演。只有引入实践民俗学的目的论原则,才能从中还原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以...
关键词:责任伦理 形式规则 网络民间文学 假新闻 网络公民 上海女孩 表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