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粉鸽[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 处:《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10-15,共6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生’观念的发展脉络研究"(13C013);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以道观之:庄子思维方式探究"(14JK1721)
摘 要:"敬"是儒家的重要德目,在儒家思想中具有原发性基础地位。从纵向历史维度看,周以前,"敬"指原始的宗教畏惧心理;周始,其发展为执事保民的政治伦理;春秋已降,伴随人文精神的突破,儒者多从德性角度阐释之,"敬"成为具有人文意蕴的价值范畴;宋时,"敬"内化为儒者的涵养工夫。从横向维度而言,"敬"有多面相指涉,儒家主张敬人、敬事、敬业、敬天,"敬"是人立世处身的基本准则。在知"敬"行"敬"中,儒家将做人与做事统一,将道德仪则与人格修养结合。由此,"敬"具有了社会性外在规范与个体性内在心理的双重品性,实现了社会化道德仪式和人格化主体性精神的深层统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