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军洋[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
出 处:《人文杂志》2015年第11期102-110,共9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留学基金委员会(CSC)资助(2014-2015)
摘 要:污染型产业为什么会在欠发达地区形成聚集,或者说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政府为什么更为偏好污染型企业?研究发现,除却欠发达地区先天性的发展禀赋原因外,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人为因素。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客观上为政府提供了充足的寻租空间,这恰是政府满足自利性的基本条件,同时,高污染产业的高产值特征也促使企业有能力在接受寻租的同时继续盈利经营。但之于非污染企业,一方面合法经营特性使得政府满足额外寻租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且相对较低的利润总量也弱化了被寻租的潜力,长此以往,该对比态势会在该地市场中形成污染产业逆淘汰非污染产业的现象。与由于市场主体间信息非对称形成的"阿克洛夫逆淘汰"不同,本文中所讲的污染产业逆淘汰的形成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偏好而进行的不当干预,它致使各个市场主体间的交易地位出现失衡。所以破解污染产业逆淘汰现象的关键在于规范政府的市场干预行为,恢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