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中华[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5-14,共10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许嘉璐先生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项目编号:11AHZ0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梁漱溟把孔子的"根本精神"归结为"生活",可谓抓住了儒学的实质和精髓。对人而言,"生活"只能是"亲在"性的。因此,它不能充当知识论把握的对象。梁漱溟在20世纪的象征意义就在于他以其切身的践履功夫和态度,复活了儒家的最为本然的性质,那就是"儒学即生活"的规定。如果说"儒学即生活",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也可以说"哲学即实践"。在马克思那里,哲学变成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展现及其完成。在马克思看来,沉湎于理论的"象牙塔",则意味着对现实的逃避。这也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同儒学会通的深层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