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海西星律师事务所,青海西宁810007 [2]广东商达律师事务所,广东深圳518000
出 处:《鄂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11期12-14,共3页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摘 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较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权衡,一直是法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民国继晚清变法修律的脚步,全面学习西方,建立中国现代法律体系,而个人与社会的问题自然成为当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个人与社会的法律地位之争,并非学者一己之力就能解决,文章只是试图通过检审民国时期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论倾向和解决方法,分析不同的结论和相似的倾向,从而追踪决定这种争论走向的思想背景和这一争论本身所表达的理论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