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方式扩展“非遗”传播途径之探索——以“西路梆子”进课堂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涛[1] 陈静[1] 李士红[1] 宋凤轩[1]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28

出  处:《人间》2015年第28期85-86,共2页

基  金: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31314

摘  要: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唱腔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西路梆子进入大学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平台,通过教学手段对其加以传播推广,探索西路梆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它濒危的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非遗” “西路梆子” 教学 

分 类 号: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12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