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研究范式的历史转换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同舫[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浙江学刊》2015年第6期131-137,共7页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BKS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市民社会范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在道德范式的意义上首次使用这一范畴,将市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相分离,并由西塞罗明确下来,使古典意义的市民社会范畴沿用到近代;黑格尔将"使用了数个世纪"的市民社会范畴在政治哲学范式内进行"翻新",以自由个体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概念被置入法权哲学体系之中,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准备了直接的理论资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同属于政治哲学范式,但他对于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提出了不同于黑格尔的解决之道;葛兰西游离于主流的政治哲学范式,在市民社会理论传统中形成了一道风格独特而迥异亮丽的"景观",奠立了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影响了后现代的市民社会研究路径。

关 键 词:市民社会 道德范式 政治哲学范式 文化社会学范式 

分 类 号:D03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