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正春[1] 姚倩倩[2] 文宇[1] 郑砚文 卿哲 王晓博[1] 刘志鹏[1] 欧阳国庆[1] 熊力[1] 苗雄鹰[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通外科,长沙410011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科,长沙410011
出 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年第11期2908-291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2536、8137262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JJ5048);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FJ3129、2013WK3029);湖南省科技厅项目(2014WK2016);长沙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K120501841);美捷登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MJR20140011)
摘 要:肿瘤的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杀伤肿瘤细胞的新型治疗方法[1].其利用光敏剂(PS)选择性地被肿瘤组织摄取,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以活性氧物质(ROS)为主的中间活性物质,通过凋亡、坏死、自噬机制导致肿瘤细胞坏死,达到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图1)[2].在临床治疗中,因其疗效受光敏剂、激活光、组织等多个因素影响,并且目前对其研究尚未成熟,仍需借助实验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及探讨.现介绍肿瘤PDT的动物模型,从而为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模型及提高实验结果与临床的相关性提供实验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