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海洋[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51-55,共5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预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而哲学作为面向现实生活的批判性之思,对预设进行现象学的分析和拓扑学的批判是其天然使命。综观哲学史,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列维纳斯的他者哲学、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等正是分别在对认识论中的主客二分预设、历史观中的人性论预设、解释学中的前见预设进行多角度深层次跨领域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其理论突破。哲学预设的存在建构了一种同一性虚假幻象,不仅造成理论上的混淆,而且成为现实社会冲突的深层根源。因此,我们必须面向预设本身,对其进行批判,以便厘清前提,澄明视界,在对真善美的追寻之路上愈走愈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7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