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秀霞[1]
机构地区:[1]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1期206-208,共3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摘 要: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以《伤痕》为代表的讨伐文化大革命的"伤痕文学"。而二战以后,以《脸上的红月亮》为开端的日本"战后文学"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两种文学都反映了非常时期期间人性的扭曲和结束后所受到的伤害,但是这两种被害又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伤痕》和《脸上的红月亮》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被害情节的分析比较,可以窥探到社会环境给人所带来的不同性质的伤害,并进一步探求"伤痕文学"和"战后文学"的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1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