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公众公共艺术话语权探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淞[1] 江哲丰[1] 

机构地区:[1]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62-166,共5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我国城市公共艺术信息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13CB129)研究成果

摘  要:话语权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大数据技术赋予了公众更多在公共艺术活动中表达意见的自由与机会。大数据契合了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审美意识,公众的身份从艺术实践的接受者逐渐转变为大数据所挖掘的审美信息的制造者。大数据时代,公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这种审美契合是通过数据的理性分析达成的,它试图通过公众与艺术家共同的审美意识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人类的普遍性审美。但另一方面,大数据并不能完全支配公共艺术创作过程。大数据进入公共艺术领域,只能依据数据分析预测将来会怎样,无法对其本身的终极意义进行追问。

关 键 词:大数据 公共艺术 公众话语权 

分 类 号:G1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