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课程实施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探究——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焱[1] 丁斌[1] 李霞[1] 王海燕[1] 张家铭[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出  处:《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14期87-87,89,共2页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基  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2年教学研究课题<啦啦操在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中的效能分析--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摘  要:所谓教学模式,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和传播某些教学理念,而采用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的一般性教学程序。教学模式的变化与发展能够最直接、最形象地反映出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以及教学内容的改革。随着当代体育教学的发展,"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和方向。同为新生事物,啦啦操运动自美国传到中国以来,就逐渐升温,备受各年龄段人的喜爱。啦啦操集个性、时尚、激情于一身,动作刚柔并济,不仅音乐感极强,更是有着千变万化的口号和道具。除此之外,啦啦操运动员无不充满活力,他们火辣的表演则处处体现出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进取力量。目前,啦啦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最为热衷的体育运动之一。但是,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受到很多局限,比如经济条件、专业人才缺乏、竞赛体系不够完善等。为了更好地开展啦啦操运动,我们是否可以在啦啦操课程中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为其发展提供新的方向?该文将对其可能性做出简略分析。

关 键 词:啦啦操 高校 俱乐部模式 可行性 

分 类 号:G837[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