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玮[1]
出 处:《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Gansu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从口头文学的角度入手,探讨俗赋对先秦寓言的继承和发展。寓言和俗赋都是民间口头文学,俗赋吸收了先秦寓言主客论辩的形式,发展为"述客主以首引"的结构。先秦寓言和俗赋依据论辩主体都可以分为人物论辩和拟人论辩两种类型,都通过辩难阐述道理。先秦寓言本来是独立的口头形式,但经过文人记录、加工的寓言一般作为论述的材料,插入在论辩或论述中,在词汇、口头叙事传统方面还保留着一些口头特征;俗赋则由俳优独立讲诵,保存了更多的口头痕迹,更具音乐效果。另外,俗赋情节有张力,矛盾冲突激烈,更具表演性,不少俗赋篇目被认为是戏剧演出的脚本。由此看来,从寓言到俗赋,口头文学的形式愈渐成熟,讲诵艺人愈加专业化,讲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专门技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