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书明[1] 陈圣开[1] 张涛[1] 李剑波[1] 

机构地区:[1]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00014

出  处:《重庆医学》2015年第36期5149-5152,共4页Chongqing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巨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的疗效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无手术指征的巨大肝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先行TACE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于TACE治疗后残存病灶给予微波消融。试验组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1年、3年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分析法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共计接受61次微波消融治疗,每例患者1-4次,平均(1.27±0.89)次。治疗后,试验组1年、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位生存月数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检测主要并发症,其中,试验组右肩酸痛及包膜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Log-rank法检验可能对患者生存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发现,Child-pugh分级为A级、无门脉栓子以及初次TACE术后4d清蛋白下降水平小于或等于4g/L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分别显著高于Child-pugh分级为B级、有门脉栓子以及初次TACE术后4d清蛋白下降水平大于4g/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ox比例风险分析法对预后因素实施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为B级和有门脉栓子,以及初次TACE术后4d清蛋白下降水平大于4g/L均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巨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联合给予微波消融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应关注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关 键 词:肝肿瘤 TACE 肝动脉栓塞化疗 手术后并发症 残存病灶 微波消融 疗效分析 

分 类 号:R735.7[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