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思融[1]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期18-27,共10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BFX06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76条、第78条规定了一种"新"的判决方式——行政诉讼补救判决。上述法条中仅用"可以"或"或者"一词对补救判决的作出予以规范,对该判决形式的适用条件未予以明确。最高人民法院早在2000年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中已初步确立了该判决形式,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相当数量适用补救判决的案件,通过结合审判实践中适用补救判决的案件,从形式、性质以及功能等方面分析界定补救判决的内涵,并提炼出补救判决的适用条件,不仅有利于明确补救判决与其他判决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够解决司法实践中"如何用、何时用"该判决形式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