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小雁[1] 贺婕[1] 苏微微[1] 肖丽萍[1] 穆斌[1] 何晓丹[1] 佟翠梅[1]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河北廊坊065000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第1期120-122,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目的探讨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与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在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于入院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MLSEP和SLSEP检测,并与格拉斯哥(GC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同时选择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MLSEP和SLSEP检查。结果入院后8例患者患侧波形消失(14.8%),健侧正常。MLSEP检测发现N35、P45和N60峰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且患侧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而健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SLSEP检测患侧与健侧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MLSEP检测发现患侧仍明显高于健侧(P<0.05)。患者的GCS、MBI和NIHSS评分均呈现明显变化(P<0.05),患者预后呈好转趋势。N20和N60峰潜伏期与治疗前后GCS、MBI和NIHSS评分均相关(P<0.05),且以N60相关性最大。结论脑梗死患者患侧MLSEP峰潜伏期明显延长,潜伏期与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相关,且以N60波的异常表现及相关性最为明显,可将MLSEP和SLSEP联合应用以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关 键 词:脑梗死 体感诱发电位 中长潜伏期 短潜伏期 

分 类 号:R743.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