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影响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开梅[1] 杨威[1] 董磊[1] 孙培全[1] 

机构地区:[1]空军勤务学院军事共同科目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0

出  处:《中国学校卫生》2015年第12期1882-188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基  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C14SM091);空军勤务学院青年基金项目(KY2014F005A)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及随干预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为采取干预措施缓解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采用准实验设计和多元方差分析,对从徐州市三中初二年级4个班级中选取的49名中学生在4个测量时段共16周的心理应激水平变化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对照组在4个干预时段上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P=0.35),而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和综合干预在4个干预时段上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9,2.85,4.83,P值均<0.05)。实验前,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6,P=0.37);实验干预8周,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P=0.031);实验干预16周,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P=0.000);实验结束3个月,不同干预方式的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P=0.000)。不同干预时段和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不仅主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F时段=6.74,P=0.000;F方式=5.18,P=0.000),还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F时段×方式=8.75,P=0.000)。结论不同干预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均能起到缓解作用,并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干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关 键 词:应激 心理学 接触追踪 行为研究 学生 

分 类 号:B844.2[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395.6[哲学宗教—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