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建构城市文化“第三空间”的诗性实践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甘锋[1] 李盼君[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10096

出  处:《民族艺术》2015年第6期141-147,共7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当代文学传播理论的多维透视"(14BWW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60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242015S30016);东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2242014R3001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城市化和消费文化正在重构中国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在城市空间日益消费化的情况下,如何才能确立民族艺术在城市空间建构中的功能和地位。作为一种彰显民族审美意识、建构民族文化身份的诗性实践,民族艺术通过空间表征和空间实践等方式,致力于将城市文化空间建构为民族精神与民族认同的栖居和生发之地,进而将其建构为一种饱含开放包容性、异质交融性、多元共生性和动态发展性的"第三空间"。中国城市"第三空间"的文化建构才刚刚开始,亟须空间理论和城市艺术田野研究做出理论上的回应。

关 键 词:民族艺术 城市文化 第三空间 消费文化 文化认同 

分 类 号:J0[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