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鹤[1] 伦伟健[1] 梁晓燕[1] 王泽伟[1]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28200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年第6期637-639,共3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佛山市科技局课题(2014AB000132)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海博刀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30例早期胃癌。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后,有5例因考虑侵犯固有肌层,未纳入分组,送外科手术治疗,其余25例均具有ESD指征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海博刀组12例及常规组13例),分别应用海博刀或常规器械进行ESD治疗。结果成功完成ESD治疗,完整切除率均达100%,两组病变直径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操作时间海博刀组(72.5±2.23)min明显少于常规组(80.5±1.25)min(P<0.05)。常规组2例出现术中内镜下可控制的大出血及术后迟发性出血;两组无1例出现皮下气肿、消化道瘘和胸腔腹腔继发感染。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随访海博刀组10例和常规ESD12例,共3例失访,两组均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通过海博刀行ESD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与常规器械行ESD相比具有较少的出血率及操作时间缩短优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