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承佑[1] 徐伟伟[1] 李旭[1] 万前全 王向宇[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510630

出  处:《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534-535,共2页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壁瘤样异常突起形成的囊状样改变。在人群中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4%,好发于任何年龄,其中以其40-60岁最多见。其破裂出血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最主要原因,约占75%~80%。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SHA和颅内血肿,是颅内动脉瘤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导致的死亡率高达30%,如未经治疗,发生再次出血,其死亡率可上升至60%~65%,或者发生严重的残疾。

关 键 词:颅内动脉瘤破裂 HEMORRHAGE 蛛网膜下腔出血 破裂出血 死亡率 颅内血肿 再次出血 血管壁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