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为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照玉[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Leading Journal of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为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的必然要求,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功能的旨趣所在。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载体就是哲学教科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话语建构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作为哲学教科书最为直接的理论来源之一,恩格斯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阐释和传播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在反思传统教科书模式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仍然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教科书 恩格斯 费尔巴哈论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