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作品数:190被引量:16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胡艺华张华任阿娟冯周卓林国标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女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的突出贡献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1-6,共6页王向清 李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10016)。
作为20世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时代化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索。艾思奇撰写了《大众哲学》一书,从成语、典故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关键词: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中国化 时代化 
农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价值逻辑探析
《乡村论丛》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孟安琪 侯玉童 
2017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2016BJ05MZDX);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21LLMLB016)。
农村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功能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由书斋走向大众。农村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应对多元价值观挑战的需要。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价值逻辑 
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优势、问题及对策
《许昌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96-100,共5页冯燕芳 姜薇薇 
保定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202000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借助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拓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形式,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但问题和挑战也接踵而至,如数据算法圈层化、理论形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媒体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大众哲学》的话语分析
《哲学进展》2023年第7期1444-1448,共5页朱艳艳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篇之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大众哲学》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内容、日常交谈的话语形式和话语导向的实践性激发了大众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兴趣。追溯哲学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大众哲学》 话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期刊文献研究可视化分析
《哲学进展》2023年第6期1069-1078,共10页梁雪晴 陈勇平 
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学术问题。以CNKI数据库中237篇期刊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相关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CITESPACE 可视化计量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逻辑剖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132-136,共5页王倩玉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过程,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直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仍十分重要。以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僵化理论、理论政治化的缺陷,这些缺陷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哲学原理 哲学思维方式 
《冯定通俗哲学思想研究》简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举教授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冯定是20世纪30年代“新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同艾思奇、胡绳一道被称为中国共产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人物,所著《平凡的真理》《青年应当怎样修...
关键词:哲学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冯定 重要学术价值 主要参与者 宁波大学 通俗化 
读书要吃一点苦头——大众哲学家艾思奇的读书观
《旗帜》2022年第7期90-90,共1页岳凤兰 
“读书应该像吃橄榄,先尝够酸苦而后让它回甜,不要像吃蜜糖一样,一来就甜得令人作呕。”这是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艾思奇在《论读书与读书方法》一书中对读书的生动比喻。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发展史上重...
关键词:读书方法 读书观 李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辩证唯物主义 理论战线 《大众哲学》 艾思奇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导向下唯物史观应用话语体系创新初探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9-127,共9页卢双喜 
唯物史观目前主要用于定性地解释某些宏观政治问题,而其解释人类日常生活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解释力缺失已经成为新时代该理论大众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无论从哪个方面去审视,生产方式在整个唯物史观体系中都具...
关键词:唯物史观 大众化 解释力 话语体系 创新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当代辩思——以《新大众哲学》为视角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23-130,共8页曹颐晨 李昊轩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直以来是我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要从社会主义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新大众哲学》在继承《大众哲学》...
关键词:《新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