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种不同性质的假借及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忠华[1] 张军[1] 

机构地区:[1]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出  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摘  要:从字的常规记词职能及职能转变与否的角度看待字词关系,将假借分为"六书"假借、改变记词职能的假借、通假字三类。"六书"假借是给词配备书面专用文字的一种方法,所借字是借表之词的常规用字。改变记词职能的假借,与原来该词的专用字记词表义的职能发生了交接转移,构成古今字,古字(原来该词的专用字)与今字(起职能替代作用的假借字)分别是同一个词(或义项)前后两个不同时代的常规用字。通假字与借表之词的意义无关,只是临时借用而非借表之词的常规用字。

关 键 词:假借 本字 通假 职能转移 古今字 常规用字 别字 

分 类 号:H021[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