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窠臼一虚到底——李渔剧作之虚构艺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东民[1]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剧作家》2016年第1期124-126,共3页Playwright

摘  要:谈及中国戏曲,人们都会注意到一个几乎共同和有趣的现象,即:中国古典戏曲的故事剧情,大多萌生于某些本事母题。用今人周维培先生的话讲,可见到"剧作之间是裔派承传的血缘关系"[1],即严重的本事化倾向。本事,多指原事、旧事。本事化,指戏曲剧作当中的人物、故事,大多曾见于史书、典籍,或者其他文艺形式,大体的故事脉络都有据可依,有案可查。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有谓:元人杂剧,其体变幻者固多,

关 键 词:李渔 元人杂剧 戏曲理论家 中国古典戏曲 王骥德 文艺形式 事化 蜃中楼 母题 中国戏曲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