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增銮[1]
机构地区:[1]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出 处:《现代教育》2015年第10期32-34,共3页
基 金:广东省2015年党建研究会课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法治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5MBYB1);广东白云学院2015年党建课题<十八届四中全会视域下高校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法治思维的概念和内涵法治思维不同于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和行政思维,是一个处在学术前沿的概念。法学界和法律实务部门对其都没有界定统一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将其解释为:"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其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 键 词:法律基础 道德修养 建设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律实务 教学效果 法律类 教师教学理念 法律专业 思政课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4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