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亮[1]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鄱阳湖学刊》2016年第1期34-45,125,共12页Journal of Poyang Lak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变革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文化重大理论研究"(12AZD07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美国生态自治主义及其批评研究"(2012SJD720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自然生态学在20世纪以来的新进展,社会生态学将生态学的方法、原则与观点运用于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因而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或视角。本文尝试通过梳理社会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勾勒出社会生态学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并通过着力分析布克金社会生态学的理论观点与实践探索,来揭示社会生态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生态文化理论;然后,围绕着布克金社会生态学流派的理论框架及其与论敌之间的交互辩论,描述社会生态学研究的大致历程与最新进展;最后,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阐明社会生态学在何种程度上提供了关于当代人类社会绿色变革的合理想象或实践路径。A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natural ecology since the 20 th century, social ecology applies ecological methods,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to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both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and thus has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pectives of both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 ecology with an attempt to explain in what way social ecology is a branch of ecological culture theory. Critiques and defenses of social ecology are reviewed, and the value of social ecology for green transformation is analyzed as well.
分 类 号:X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