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与“非遗”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月清[1] 雒少锋[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 [2]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理论学刊》2016年第1期135-137,共3页Theory Journal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与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ZDIXM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关 键 词: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 核心价值观 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融合 文化形态 佛教高僧 

分 类 号:G1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