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慧子[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48-56,2,共9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研究"(编号:2014BZX00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编号:2015-CXTD-01)
摘 要:基于长期以来人们使用"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的随意性,尤其是由此带来的理解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非常有必要在文化与文明概念之间给出一个区分,以明确这两个概念分别可以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我们为文化和文明的划界建立起一个基本的分类框架,而这个分类框架直到目前一直是人们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过程中所缺乏的。本文所给出的这个基本的分类框架由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所构成。在这个分类框架中,文化概念可以在这两种不同的关系中使用,从文化人类学的和进化生物学的观点看,文化是用来描述相对于所有非人类生命的人类生存独特性的一个第一阶的实体性概念。文化在种间关系上标志着人作为一个生物种的生存方式,以单数形式表示;在种内关系上,文化指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的类型、样式,或多样性,以复数形式表示。同样地,文明概念也可以在上述关系上使用,但它是对分别以单数和复数形式使用的文化的存在状态的度量,是从属于文化的一个第二阶的非实体性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