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子

作品数:41被引量:14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类中心主义地理学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生态伦理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周刊》《内蒙古社会科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分界及其学科地位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204-204,共1页郑慧子 
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实质等同的混淆现象,但从哲学的任务看,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学科,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分别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学科任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
关键词:学科任务 环境伦理学 哲学学科 实质等同 学科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 
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的分界及其学科地位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6-11,152,共7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15BZX038)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23-CXTD-04)阶段性成果。
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实质等同的混淆现象,但从哲学的任务看,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学科,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分别承担着各自不同的学科任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环境哲学是与生态学整体相对应的一种系统全面...
关键词:环境哲学 环境伦理学 人与自然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分界 学科地位 
生态学的科学图景——基于生态系统作为概念母体的多样性理论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13-20,共8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态学范式争论的哲学研究”(16ZDA1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15BZX038);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23-CXTD-04)。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研究主题的分裂是导致其至今不能成为一门成熟科学和没有发展出一般理论的根本原因,消除这一障碍则构成了生态学走向成熟的逻辑起点。生态学究竟是以种群和群落还是以生态系统作为其研究主题,本质上是一个选择...
关键词:生态学 研究主题 生态系统 概念母体 多样性理论 
现代环境运动的三重意义——《寂静的春天》出版60周年纪念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11期57-63,共7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15BZX038)。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产生的影响及带来的深刻变化,早已超越了该书直接揭露的化学杀虫剂造成的环境危害这一问题本身,由其引发的现代环境运动正在日益显露出多重意义。从环境运动本身的发展看,现代环境运动实质上是一种科...
关键词: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 现代环境运动 生态学 
《寂静的春天》与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蕾切尔·卡森的著作出版60周年纪念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20-29,169,共11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15BZX038)。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促使环境问题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主题,引发了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卡森在书中传递出的信息、思想和捍卫生态安全的呐喊成了广开民智、思想启蒙和诱发社会行动的意识原点,这标志着社会...
关键词:蕾切尔·卡森 《寂静的春天》 环境意识 现代环境运动 生态学 环境政策 
环境哲学是一门标准的哲学吗?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8期50-55,共6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15BZX038)阶段性成果
环境哲学在当前发展中遭遇了学科属性不确定性的挑战,这种挑战实质上是环境哲学自我迷失的结果。环境哲学作为一门标准的哲学是由哲学的任务决定的。哲学的任务指示了环境哲学应当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本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一个完善...
关键词:环境哲学 人与自然 哲学的任务 认识的确定性 行动的确定性 
从认知到行动:生态学与生态哲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3期2-9,共8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编号:15BZX038)阶段性成果
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促使生态学、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形成了从认知到行动的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三者分别在其中承担着各自独特的学科任务。然而,在这个逻辑链条中明显地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它们对这个逻辑链条的运行构成了阻碍。这些障...
关键词:生态学 生态学哲学 生态哲学 环境哲学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关照的两类基础性问题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郑慧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学的‘科学危机’及其实践形式研究"(15BZX038)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研究"(2014BZX002)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是一个关于我们的社会应当以何种方式运行的价值判断。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是我们所期望的社会的一种发展形态。要实现这样一种社会发展形态,需要在实践上处理好两类基础性的问题,这两类基础性问题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社会 生态学 
生态文明的人类社会生态化原则
《中国周刊》2016年第6期114-116,共3页郑慧子 
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面对着两个具体的基本问题。一是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自然的问题,这关系到地球自然生态系统本身能否可持续的发展;二是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社会的问题,这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可...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人类社会 自然生态系统 人类生态学 生物种 社会生态 物质生产活动 环境意识 多样性原则 环境教育 
文化与文明的划界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48-56,2,共9页郑慧子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研究"(编号:2014BZX002);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编号:2015-CXTD-01)
基于长期以来人们使用"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的随意性,尤其是由此带来的理解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非常有必要在文化与文明概念之间给出一个区分,以明确这两个概念分别可以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我们为文化和文...
关键词:文化 文明 划界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