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成梁[1]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出 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第1期26-35,共10页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基 金:"2011计划"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摘 要:通过方法的法治拯救,必须强化法律方法自身理论水平,语言哲学特别是语用学为法律方法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在宏观上,根据语言哲学对法律方法这一范畴作出不同界分。在前提上,语言哲学视角下法律事实分析是研究的基础。在直接方法层次上,法律发现与法律推理逐步转向语用学逻辑;在间接方法层次上,解释、论证与修辞日益强调语用视角,补充与衡量更加强调语用模式。整体时代导向上,重视法律方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改革深化进程中的实践性、基础性微观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