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志民[1]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法学院
出 处:《学术论坛》2016年第2期64-69,共6页Academic Forum
摘 要:我国刑法理论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上存在一定问题:或者机械套用四要件且只做简单比较,得出的区分标准往往只是一般性的,丧失理论指导意义;或者否定此罪与彼罪区分的理论探讨,主张不必讨论犯罪之间的界限,只要正确解释犯罪的各个构成要件,并运用想象竞合犯的理论就能准确适用刑法条文。文章认为,犯罪之间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探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也是必要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罪与罪在模糊地带上的根本区分"的新观点,即犯罪之间的区分应限于罪与罪在易混难辨的模糊地带上的区分,而决定犯罪之间区分的关键在于两罪之间的互斥性要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10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