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医药》2016年第7期82-84,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河北省科技厅基金资助项目(2010055302);邢台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2014ZZ028-10)
摘 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20△垂直斜视的疗效。方法原在位垂直斜视角度>20△的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53例,行下斜肌后徙6例,上斜肌折叠4例,采用上斜肌折叠联合下斜肌后徙10例,行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23例,行下斜肌后徙联合上直肌后徙5例,采用上斜肌折叠、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下直肌后徙5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2个月测量垂直斜视度和旋转斜视度;术后12个月记录眼正位情况,异常头位发生情况。结果 53例患者术后眼位正位33例(62.2%)。行单条肌肉手术10例中,眼位正位3例(30.0%);行两条及以上肌肉手术43例中,眼位正位30例(69.8%)。本组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27.8△±6.3△、术后为4.5△±3.8△,手术前后相比,P<0.05。术前患眼旋转斜视度为15.3°±3.5°、术后为12.4°±3.2°,手术前后相比,P>0.05。术前53例均有代偿头位。术后33例眼位正位者中,30例代偿头位消失;3例眼位正位,但仍有明显代偿头位,患者年龄均>10岁。1例行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后即出现反方向异常头位。结论对于原在位垂直斜视大于20△的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采用两条及以上肌肉联合手术较单条肌肉手术效果更好,下斜肌后徙联合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18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