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霆
机构地区:[1]常熟理工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16年第2期58-75,共18页Soochow Academic
基 金:国家社科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十四行诗史稿"(15FZW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诗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完成了十四行体由欧洲向中国的转徙,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十四行体中国化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早期创作无意输入诗体,一九二〇年代中期新月诗人和京派诗人开始有意输入,并积极推动汉语十四行诗建立自身规范。一九三〇年代中期到"文革"结束,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基本线索是在改造中创作变体。新时期是中国十四行诗创作的繁荣期,重要特征就是创作的百花齐放和体式的多元探索,它充分展示了汉语十四行诗发展的新成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3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