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体

作品数:109被引量:16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钰哲张宽卫东谭桂林罗玲更多>>
相关机构:常熟理工学院西南大学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篇诗在中国何以不发达
《诗刊》2024年第7期125-129,共5页朱光潜 
中国诗和西方诗的发展的路径有许多不同点,专就种类说,西方诗同时向史诗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情的一方面发展。我们试设想西方文学中没有荷马,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维吉尔,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和拉辛诸人,或...
关键词:埃斯库罗斯 《浮士德》 索福克勒斯 十四行体 维吉尔 西方文学 拉辛 弥尔顿 
论闻一多“勃朗宁夫人十四行情诗”的翻译实践
《北方文学》2019年第15期1-3,共3页郑晓欣 
闻一多对新诗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是毋庸置疑的定论,而闻一多的诗歌翻译也和他的新诗理论有着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笔者阅读梳理了闻一多的相关文章,并尝试通过多版本翻译对比详细分析闻一多对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的翻译,试图通过这...
关键词:闻一多 勃朗宁夫人 十四行体 翻译实践 
现代分体诗鉴赏
《智富时代》2019年第5期0319-0319,共1页王思嘉 
从诗体分类的角度来看,现代分体诗可以分为中国现代民歌体诗、现代格律体诗、十四行体诗、自由体诗、小诗、现代旧体诗词这几个类别,本文就针对这些诗歌内容展开赏析。以此展现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揭示中国分体诗产生、发展...
关键词:民歌体诗 现代格律体诗 十四行体诗 自由体诗 
浅析冯至《十四行集·十八》的用韵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9年第3期51-52,共2页常蕊 
1942年明日社出版了冯至的《十四行集》,它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形式方面的伟大尝试,翻新了商籁体,创作了具有战时中国本土特色的十四行诗,成为同时期诗人创作十四行体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尝试从诗歌韵律和意象的使用来探究其形...
关键词:十四行体 韵律 诗意表达 
格律的调制:从陆志韦到吴兴华
《诗歌月刊》2017年第6期76-81,共6页木叶 
新诗的直接来源是英美的自由体诗。然而人们面对一首诗,总会不自然地生出对于它的“形”也即格律规范上的美学期待。就新诗的格律调制而言,当时的理论资源主要在于对西诗格律的探究,如法文诗的大顿希腊、拉丁诗的长短音现象,借鉴得...
关键词:诗的格律 调制 吴兴华 自由体诗 十四行体 “形” 新诗 
卞之琳延安时期诗歌创作中的“奥顿风”——以《慰劳信集》为例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81-84,共4页罗玲 
1938年以后,卞之琳的诗风由"幽蓄深邃"转为"朴素明快"。作为卞之琳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慰劳信集》虽以机智、幽默和现实主义风格著称,但在这部诗集中,无论是诗歌内容、诗体选择,还是语言词汇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可以看到"...
关键词:轻松诗 十四行体 拟人化 奥顿式的比喻 
哲人目光和母性慈怀——郑敏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独特性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16年第3期68-75,共8页邱景华 
诗界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郑敏师承冯至和里尔克诗歌与哲学相融合的传统,并达到形而上的高度。但这过于简化的概括,很难揭示郑敏诗作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其实,从学生时代起,郑敏并没有逃避现实,躲进象牙塔。恰恰相反,西南联大的世界性教...
关键词:郑敏诗歌 哲人目光 母性慈怀 人类命运 预言家 十四行体 
百年十四行体中国化进程论
《东吴学术》2016年第2期58-75,共18页许霆 
国家社科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十四行诗史稿"(15FZW02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诗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完成了十四行体由欧洲向中国的转徙,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十四行体中国化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早期创作无意输入诗体,一九二〇年代中期新月诗人和京派诗人开始有意输入,并积极推动汉语十四行诗建立自...
关键词:十四行体 诗体移植 中国化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十四行体汉语移植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十四行诗史稿"(15FZW021)
中国诗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完成了十四行体的汉语移植,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卓越成果。从比较文学视野去看,十四行体汉语移植的启示是:移植中需要注意中外诗体的契合性,需要注意中外诗体的差异性,需要注意借鉴中的创造性。中国诗人成功地...
关键词:比较文学 十四行体 诗体 
十四行诗中国化的百年进程被引量:1
《东吴学术》2016年第1期156-157,共2页许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十四行诗史稿"(15FZW021)阶段性成果
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中国诗人关注并移植十四行诗始于新诗诞生之际。经过百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诗人已初步完成了十四行诗由欧洲向中国的转徙,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卓越成果。诗体建设:追求固定形式现代诗体包括连续形...
关键词:中国诗人 诗节 诗语 中西文化交流 浑成 十四行体 用韵 新诗发展 新诗史 音乐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