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成

作品数:273被引量:7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美华翟创全董豫赣陶水平王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相思·山一程
《学苑教育》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清)纳兰性德 
赏析:《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这首词以复叠吟咏的方式增强了情感的宣泄。“山一程,水一程”表示跨越万水千山的旅程艰难而漫长,距离故乡越远,内心也就越悲伤。“风一更,雪一更”,暗指词人思绪难平、辗转反侧,西...
关键词:长相思 纳兰性德 浑成 首词 清代词人 真切感人 悲情 羁旅 
从赋体看韩愈文章骈散浑成的特征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韩谱 梁帅 
韩愈发展骚体赋、发明新文赋等作文实践,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看到韩愈对文体改革变化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会注意到他的文章是骈散浑成的。作为古文家的韩愈不刻意排斥骈文其因有三:首先是文体发展规律需要踵事增华...
关键词:韩愈 骚体赋 新文赋 骈散融合 
经由理智分别的曲径返回圆融浑成之在----《庄子·齐物论》第10节解读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郭美华 
在齐之为齐的生存论领悟里,理智与言说必须悬止。但是,理智与言说的悬止必须经由其充分展开,推至其极而后返回生存活动的整体,以抵达圆融浑成之在。圆融浑成之在消解了知的外在性把捉,而转化为内在明悟。圆融浑成之在,一方面是涵融他者...
关键词:《齐物论》 理智的曲径 圆融浑成 天府 葆光 
陈介祺书法摭析
《中华书画家》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高少珂 
陈介祺(1813-1884)是清代书法家、金石家。在艺术追求上,陈介祺特别强调“古法”“浑成”。早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陈介祺跋《苏氏纂集集古印谱》称:“刻印以得古人用笔之法为最难,知用笔矣,又往往难于浑成,盖以朴茂之神,达雄秀之气,...
关键词:陈介祺 集古印谱 浑成 书法 艺术追求 朴茂 
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读好书》2023年第21期62-64,共3页倪匡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看官,这十四个字,一副对联,看来似乎并无出奇之处,但内中却包括了十四部惊天动地的武侠小说,用十四部武侠小说的第一个字,缀成这副对联。当初在写作这十四部小说之际,绝无日后用首字作对联的打算,但竟...
关键词:武侠小说 浑成 对联 白鹿 看官 
二气浑成荣万物 一拳实欲济群生——“华厦万和堂”成联月赛题非遗之“太极拳”获奖作品
《对联》2023年第9期I0023-I0024,共2页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系人类非物...
关键词:导引术 刚柔相济 内外兼修 阴阳五行 太极拳 强身健体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技击 
周文中《柳色新》的审美意象分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75-83,共9页武宁 
《柳色新》作为周文中的早期创作,在彰显作曲家美学观念的同时,也显露出一种源自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一方面,作品沉郁意象的音乐肌理,孕生于作曲家将意象衍生作为主要的创作思维:沉而悲的哀叹、顿挫的“混响”空间以及阴霾色调的隐喻,...
关键词:意象 沉郁 顿挫 气象浑成 拙实 法度 血脉 
时有春风近——马翚诗词读后
《诗刊》2022年第19期76-76,共1页林峰 
“时有香风近,随君认早梅”(《癸已冬日初见腊梅有忆》)。此为塞上著名女诗人马翠女史之佳构。每读马翠诗词,便似有春声过水,浮青皱绿;凉风拂面,清新爽朗之感。一如塞上之春来,最是荡清快,简淡舒徐。且读其诗“碧空谁染紫云光,一夜东风...
关键词:女诗人 浑成 玉堂 诗词 塞上 异想天开 凉风 元日诗 
穿行于夜色的松林
《青年文摘》2022年第11期41-41,共1页张炜 
我听说松林是天上的乌云变成的,乌云是松林的魂魄。一片片松林死亡了,它们的魂魄就要升上高天,游来荡去,最终还要找个适当的时机落下来生长。我还听说红云落到地上生成了柿子树和紫叶李、枫树,常在西南方飘荡的灰云生成了大片的灌木,而...
关键词:浑成 柿子树 魂魄 西南方 紫叶李 
高为杰《冬雪》中“气象浑成”的审美意象
《当代音乐》2022年第6期109-113,共5页邹维怡 
气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始于唐朝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常被作为美学评论准则,甚至成为了“诗之五法”中的一法,而“诗是乐之心,乐是诗之声,故诗乐同其功也”[1]。《冬雪》是高为杰先生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歌《江雪》作为背景素材而创作的...
关键词:气象 浑成 《江雪》 审美意象 《冬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