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祺

作品数:259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陆明君王泽文王慧徐发仲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潍坊市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劳动关系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介祺旧藏五铢铜范母刍议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5年第1期109-126,共18页吴倩 
陈介祺旧藏一组四件五铢叠铸铜范母,现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自晚清以来,此组钱范经过诸家递藏、鉴赏,催生出一系列关于五铢钱范形制与铸造背景的评述。本文围绕组范的特殊形制,考察陈介祺等对各式五铢叠铸范母的著录,...
关键词:钱范 五铢 叠铸 陈介祺 
一楼藏万印
《走向世界》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赵公友 
"北万印,南西泠."能与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的"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齐名,足见"万印楼"在金石篆刻界的地位.潍坊被视为金石圣地,"金石之都"的美誉,实至名归.万印楼位于潍坊市潍城区芙蓉街77号,始建于1850年,为晚清杰出的金石学家、古文...
关键词:西泠印社 吴昌硕 陈介祺 古玺印 古文字学家 潍城区 金石学家 芙蓉街 
《金石相磨:斯是斋题跋集》序一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第11期26-27,共2页丛文俊 
古器物题跋,防于唐宋,然其跋文皆与拓本分离,若苏勖之石鼓文题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之类。清代金石学大盛,传拓之风骤起,著述之余,考订、鉴赏与题跋亦逐渐移于传拓之上,以为弃藏资助。及至潍县(今山东潍坊市)陈介祺全形拓问世,古物...
关键词:传拓 全形拓 陈介祺 印陶 山东潍坊市 石鼓文 题跋 拓本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善本碑帖经眼录(九)
《书法》2024年第9期80-85,共6页李瑞振 
中国国家博物馆科研项目经费资助;二○二一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重点科研项目“馆藏宋元拓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GBKX2021Z05)的成果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碑帖拓本计两万余种,四万余件,其中不乏名碑善拓,这些碑帖善本大多经过名家递藏,渊源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拟以专题形式对其中部分珍稀拓本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介绍。本次介绍的是陈...
关键词:孔子庙堂碑 雁塔圣教序 陈介祺 褚遂良 国家博物馆 晋祠铭 碑帖 博物馆馆藏 
簠斋余绪:从“十钟山房”到“居贞草堂”
《中国美术》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刘圆 
就19世纪至20世纪的金石学家而言,周进是陈介祺身后少有的能规模其学且成就相类者。这一看似偶然的现象实则存有内部学理的承递关系。本文从主客观条件、鉴藏成就和释古、传古关怀等方面出发,将陈、周二人进行对比,以期揭示一条从“十...
关键词:陈介祺 周进 金石鉴藏 传承 
陈介祺的陶文收藏与研究
《东方收藏》2024年第8期137-139,共3页巩庆华 
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潜心笃志于文物收藏与研究,成就巨大。他收藏的古陶文为秦之前遗留在陶器或残陶片上的文字,是继商周青铜器、玺印、石刻文字之后发现的又一类古文字,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为古陶文研究作出了...
关键词:陶文收藏 陶文研究 陈介祺 
传古——陈介祺与道咸以来的金石鉴藏及复古艺术
《收藏与投资》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袁迪 
本文以陈介祺的金石鉴藏活动为研究中心,通过其著作编录及书信往来郄视清末学人在金石藏古、鉴古、传古领域的文人雅趣与尚古情结,探赜陈氏鉴藏、传拓活动的人文情怀,剖析其金石鉴藏对复古艺术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陈介祺 交游 鉴藏活动 复古艺术 
陈介祺旧藏三代青铜器情况管窥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7期116-119,共4页孙思雅 赵阳 
陈介祺毕生倾心于金石的藏鉴、研考和传承。他27岁时因得春秋铜器曾伯簧而名其居为“宝簠斋”,后以号“簠斋”行世。33岁中三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中年时因其父卒又逢国乱,携卷归潍县故土。此后30年间,金石收藏便成为其生命之重心。
关键词:翰林院编修 陈介祺 研考 金石收藏 青铜器 逢国 旧藏 
清末古陶文的鉴藏、考释与传拓——以陈介祺带动的陶文交游考察
《书法》2024年第6期181-184,共4页李沅锜 
本文将陈介祺发现与研究陶文的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择取、梳理陈介祺各时期与其友人相关的书信,以期还原陈介祺引领下的清末陶文交游圈的形成过程。陈介祺在陶文交游中体现出“好古必重在文字”“释古文字以多见为第一”等主张及以传古为...
关键词:陶文 陈介祺 交游圈 金石研究 
陈介祺篆书书法探微
《西泠艺丛》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罗青松 
陈介祺是清代著名的金石收藏家,在金石研究领域成就卓越。其一生著述颇丰,篆书在清代别具一格,特别是晚年的篆书风格,与清代篆书的时风迥然不同。他在三代吉金文字和陶文中汲取营养,加之自己的独特理解,成为清代篆书书家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陈介祺 篆书 书风演变 书写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