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

作品数:736被引量:53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阎兆君李奕祺曲丽芳连凡王衍用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玩具①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7期8-9,共2页彭绪洛 
上期回顾:虎克被人们当成妖人。“老五,不好,他要摄取你的魂魄!”另一个人大喊道。老五惊叫一声,迅速爬上树,试图抢夺虎克手中的手机。虎克没想到老五的反应如此激烈,本能地把手往上一抬,让老五扑了个空。老五失去平衡,双手在空中乱抓,...
关键词:虎克 魂魄 玩具 
论肠不和则卧不安
《中国民间疗法》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陈新博 胡汉楚 
该文通过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从大肠的基本生理功能出发,挖掘及梳理大肠与其他脏腑、营卫气血、元神等的关系,从而推导大肠与不寐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肠可以通过营卫气血、脏腑、元神等与不寐建立联系,大肠发生病变可以导致营卫失调、...
关键词: 不寐 营卫失调 元神不安 魂魄不和 五脏失常 
基于“五脏藏神”构建情志病双轴辨证分析体系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徐啸男 王健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3102)。
情志病涉及脏腑系统广泛,对人体的躯体功能健全和精神系统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随着社会、家庭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逐年累高。中医药在辨治情志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突出的优势,然缺乏独特的辨治体系和思路。形神俱病、功能...
关键词:情志病 五脏藏神 形神合一 辨证体系 神魂魄意志 身心系统 
月映思乡情
《当代教育》2024年第4期103-103,共1页李安康 陈忠秀(指导) 
是夜,我坐在书桌前,看着桌上摊开的作文纸,绞尽脑汁,却仍没法落下一笔。“游山浅,见山肤泽;游山深,见山魂魄。”即便苦思冥想,我还是无法理解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烦躁的我一把扔掉了手中的笔,走到窗前透透气。
关键词:深层内涵 游山 魂魄 
中国古代魂魄思想的多维考察
《世界宗教文化》2024年第6期140-147,共8页鲁克伟 邓学林 
本文从词源学、阴阳学、气论等维度对中国古代的魂魄思想加以考察,梳理魂魄思想的发展脉络,发现“魂魄”在上述多个维度上有一以贯之的“气本论”思想,这使得中国古代魂魄思想得到了理性化诠释;同时相较于西方的灵魂学说,中国古代魂魄...
关键词:魂魄 阴阳  灵魂 
枢轴运动视域下的“精神魂魄”关系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31期92-96,共5页江智扬 张永华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0ZX013)。
黄玉璐崇古尊经,深研阴阳升降、周环相易之理,一生著述颇丰。《四圣心源》为其学术集大成者,书中提出的“枢轴运动”理论体系将中医的阴阳理论具象化、动态化,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病证的发病病机与治疗原则。在“枢轴运动”理论体系中,...
关键词:枢轴运动 神魂 精魄 中气 《四圣心源》 
我用文字供奉在云端的家乡
《北方人》2024年第14期27-27,共1页刘亮程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个人的厚土。在我之前,无数的先人埋在家乡。在时序替换的死死生生中,我的时间到了,我醒来,接着祖先断了的那一口气往下去喘。这一口气里,有祖先的体温,祖先的魂魄,有祖先代代传续到今天的精神。每个人的出生都不仅仅...
关键词:时序 魂魄 家乡 
“魂魄”与“本体”:亚里士多德灵魂概念的传入与汉语词汇的形成
《中国图书评论》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陈仪 
现代汉语中的“灵魂”概念在明代前主要指“魂魄”或“神识”,今天所说的“灵魂”很大程度上还包含了明末传入的亚里士多德灵魂学说的诸多特点。但由于现代科学对于亚氏理论的颠覆,晚清以后的概念刨除了原本所包含的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
关键词:灵魂 魂魄 亚里士多德 
现代风格,传统魂魄:村野藤吾和他的文化建筑
《艺术与设计》2024年第5期108-111,共4页黄巍锋  
即使在逝世40周年后的今天,建筑师村野藤吾(Togo Murano)在日本建筑界的地位仍然与普利兹克奖(Pritzker Prize)得主丹下健三(Kenzo Tange)齐名。为了纪念这位建筑大师,近日在由他设计的八岳美术馆(Yatsugatake Museumof Art)举办了一场...
关键词:现代风格 建筑大师 丹下健三 美术馆 
一个帝王陵寝的视觉建设——视觉史视域之中北齐神武皇帝高欢(496—547)的魂魄冢
《美术大观》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张强 
韩国学者认为北响堂山石窟北洞里的高欢陵寝上的“睡莲纹”的流行,与北齐皇室的“胡化”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笔者却认为这是为了“高欢陵寝”的视觉建设需要,是为了营造一种“天穹”之上的庄严。本文立足于“视觉史”的方法论,根据手...
关键词:帝王 陵寝 高欢 视觉建设 视觉史 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