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漆争艳[1] 郭燕[1] 杨俊芳[1] 何容[1] 欧阳静[1] 唐璟[1] 向剑波[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2016年第2期385-387,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屈光不正与各调节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制定屈光矫正处方和学龄儿童近视防控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3月141例6~14岁在本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儿童,经过散瞳验光后分为近视组(80例)、远视组(10例)、散光组(16例)和屈光参差组(35例),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近隐斜,正负相对调节、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AC/A)、调节反应的检测,用±2.00DD的翻转拍进行调节灵敏度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屈光不正与各调节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近视组的正相对调节(PRA)低于负相对调节(NRA),PRA值明显低于其他组,融合性交叉柱镜法(FCC)测得调节滞后明显高于其他组别,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13.577,P〈0.05;X22=13.19,P〈0.05;X32=9.51,P〈0.05);散光组的调节超前明显高于其他组,PRA值明显高于NRA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9.6l,P〈0.05;X22=16.21,P〈0.05);近距离的水平隐斜、AC/A值、调节灵敏度均值在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眼正相对调节低,调节滞后高;远视眼及散光眼多伴有调节超前。通过调节因素的检测可以使屈光不正的矫正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近视的防控提供治疗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